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校將“疑探導練”教學模式廣泛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答問題、回顧問題,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科知識。
隨著教學研究的深入,我們對“疑探導練”教學模式有了全面的認識。這一教學模式的好處就在于緊扣了一個“疑”字和一個“探”字。“疑”是想方設法讓學生提問題,敢于質疑,為學生在課堂中的下一步學習預設情景。“探”是學生有了疑問,然后帶著問題自主探究學習,合作探究解決疑難問題,進行有效的知識運用。在教學中,提出問題是關鍵,思考問題是基礎,解答問題是重點,回顧問題是鞏固。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主動發現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共同探究問題。教師的職責變為引導,引導學生找到科學的方法與有效的途徑,真正踐行陶行知先生倡導的“教師的責任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這一偉大教育思想。
“疑探導練”教學模式共有四大環節,即: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拓展運用。這一教學模式最重要的是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及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的訓練。
從設疑自探環節來看,課堂上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根據本節課題或閱讀教材或依據給出的學習目標,提出針對本節課的疑問,教師引導整理自探提綱,給學生充足時間自主開展學習。在課堂中學生每人都準備學習筆記記錄提出的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的想法思路,學習時邊閱讀邊標記應解決的問題。這種模式把課堂學習時間還給了學生,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既培養了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又鍛煉了學生形成獨立思考動腦的好習慣。

從解疑合探環節來看,主要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教師根據學情把學生按好、中、差分組,一般6人一組,選出學習組長,組織本組學習。這一環節的重點是對自探中知識點和難點進行整理,達成共識,為展示和點評做準備。展示中一般堅持讓學困生或中等生展示,讓中等生或優等生評價。展示評價采取小組競賽積分形式,這樣給學困生充分展示鍛煉機會,也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評價要求比較嚴格,不僅要給出評價分值、評價理由、糾正錯誤,還要向其他組征求意見。評價時,評價人要求面向全體,聲音洪亮,行動迅速,字體工整,條理清晰,要點簡練。這種做法實質是對中等生、優等生提出更高的學習目標要求,培養了這些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在小組交流、展示、評價過程中都是在組長帶領下,分工負責,互相幫助、指導,尤其是展示的成果和點評操作都體現全組的智慧結晶。解疑合探不僅解決了學困生學不好的問題,也培養了全組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在這一學習環節,教師始終給學生的是鼓勵、表揚與啟發,創設了活躍、充滿激情與挑戰的課堂氛圍。這時課堂的主角是學生,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服務者。


從質疑再探環節來看,教師鼓勵引導學生勇于向書本、權威挑戰?;旧献寣W生根據本節所學的內容和涉及的知識能提出新的、更高層次的問題,即要求學生能提出具有挑戰性、價值性、創新性的問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由教師引導其他學生共同解決。本環節中,重在激勵學生提出更有價值、更具創新性的問題、著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并在此環節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質疑再探時,教師僅僅是幫助學生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針對一些課堂以外的問題,教師解決不了時,也充分鼓勵學生,通過課外其他途徑解決,如運用網絡、向專家求助,保護學生求疑問難的欲望。
“疑探導練”教學模式在操作流程上還有一個環節,即運用拓展。本環節也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一種拓展延伸。即指導學生結合本節重、難點,易錯的知識點,進行自主改編或自編一些鞏固訓練習題,此時教師要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編題,選擇有價值、有代表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共同訓練。當學生編練問題不足時,教師要及時補充學生訓練題。編題訓練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運用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